但《意见》对此基本没有涉及。
四、剩下的国企是更多地关注职工利益的企业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经营改革要统筹兼顾,维护职工利益。一些西部的铁路系统严重超载而收费很低,如果实行私有化它们就会停运或提价,这对内陆的发展是个打击。
放权就是国家放弃对自己的生产资料、经营收益的管理。据报道称,一到下班时间,这里摩肩接踵,比深圳最繁华的中心城区华强北还热闹,走到路上都要侧着身。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中,让国企退出竞争性领域,等于基本取消了工业行业中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国人民的命根子《参考消息》2012年04月12日刊载了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的话说,国企改革涉及上百万亿资本的所有制改革问题,改革不会有理想化的结果,必须学会设定底线和目标。当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在企业的各项制度中得到切实的保障,他们的劳动又与自身的物质利益紧密联系的时候,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就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我认为,现阶段的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应该是确定国有资产的市场化经营改革方向,进一步增强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但这几年,为什么倒下去的都是中小民企,而国有大企业的日子都挺好过?夏宝龙直言新36条在地方难落实的现实原因:比如政府发债,由于回报率低,大型民营企业宁愿给中小企业放贷也不愿意投政府债券,温州市政府现在就面临这样的问题。其四,拓宽视野,寻找低成本要素新来源。
其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正因为拥有低成本竞争优势,才使得高速的粗放增长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中国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丧失,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越南等)的低成本竞争优势相对凸显,一些外商开始将投资从中国转向这些具有更低成本的国家。为了积极应对高成本时代挑战,必须采取推进产业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深化体制改革、开拓国际低成本要素来源渠道等对策。
再次是生态建设成本有所增加。其次是环境保护成本上升。
2011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95729亿元,国内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分别增长13.6%、15.1%、22.6%,企业所得税增长34.7%。如果抵押物不足,年利率可高达本金的50%~60%,甚至更高。2001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834元。另一方面,这些行业大多是污染排放大户,节能减排任务很重,节能减排成本上升对其带来了直接的挑战。
这些成本的全面上升将大大挤压企业的赢利空间,那些对成本上升敏感的企业面临的是生死存亡的考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拥有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原材料成本、低能源成本、低环保成本、低资金成本等一系列低成本竞争优势,我国的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向披靡,以致成就了全球制造业中心或世界工厂的美名。在生产要素成本全面上升、节能减排压力加大、交易成本较高等多方面的影响下,广大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特别是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员工人数在2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更是如此。针对土地严重短缺的现状,我国建立了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但是,随着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减少,资源约束开始加重,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节能减排压力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增加,劳动力供应出现刘易斯拐点,交易成本上升,这些都使得依托在低成本竞争优势上的现有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首先是资源节约成本增加。
2011年以来,全国煤炭价格高位波动。四是有关部门可以建立一个全国产业升级项目数据库,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在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宽一些,还可以在国际上寻找低成本要素的新来源。在此同时,我国节能减排成本也与日增加。为了完成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任务,一方面通过防护林工程、生物固沙、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退耕还牧等方式进行生态建设,另一方面对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保护等生态系统进行维护,这些都需要巨大的投入。我国职工工资水平经历了一个大幅提升的过程。二是修改完善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从产业升级角度考虑增加更多内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许多高消耗高排放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出口行业和产品面临国际竞争压力,现有发展模式面临转型压力。
经初步测算,实现1600万吨节约和替代燃料油的目标,需投入资金几百亿元。为了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国土资源部计划建立重要能源资源储备体系,加大资源能源的储备力度,这也会增加成本。
同时自2008年12月23日以来连续五次上调贷款利率,其中短期(6个月内、6个月至1年)贷款利率分别从4.86%、5.3l%上 调 至 6.10%、6.56%,中长期(1~3年、3~5年、5年以上)贷款利率分别从5.40% 、5.76% 、5.94% 上 调 至6.65%、6.90%、7.05%。2005年部分地方开始出现 民工荒。
摘要: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许多高消耗高排放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出口行业和产品面临国际竞争压力,现有发展模式面临转型压力。其三,深化体制改革,降低交易成本。
另一方面是我国为了推进自主创新也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一些企业增加了自主创新投入,并积极申请专利、购买专利,增加了知识产权保护和购买的成本稀缺则产生价值,随着城市扩张,处在特定位置的城郊农村,因其区位优势和建设用地稀缺,而使农地非农使用可以形成巨大增值收益,这个收益可以高达每亩数百万元。农民土地被征收,失去了从事耕作所可以获得的收入。这个税额还不低,按现在的标准框算,每户每年要缴纳2—3万元。
城郊农地非农使用的增值收益可以有两种分配办法,一是现行征地制度安排中,地方政府低价征地高价卖地,农民得到一小部分土地增值收益,地方政府得到大头,地方政府用此土地增值收益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失地农民的利益怎么办?当然要保护失地农民合法的利益,且要合情合理。
还有一个就是土地强征的问题。农村集体土地只能用于农业用途,城市建设用地必须经由国家征收,将农村集体所有变为国家所有,然后再进入城市建设用地市场流通。
钉子户一般都是兄弟多、势力大,甚至有亲友在北京当官或有人在黑道混的有背景的人。也就是说,即使按照现行土地制度安排,失地农民的状况也不算差。
钉子户要求更大的利益,必与地方政府博弈。一般城市新增建设用地中,经营性用地、工业用地和公益性用地各占1/3,若农民可以自主进行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开发使用,并获得全部农地非农使用的增值收益,则地方政府不仅不再有之前低价征地高价卖地所形成的土地财政,而且还必须高价去征收用于公益用途的农民土地。那么,为什么征地拆迁冲突会增加呢?当前严重征地拆迁冲突大多是由钉子户引起。征地所涉及利益关系巨大,也就必然会有利益博弈和利益冲突,也必然会有因为利益博弈一方或多方的斗狠过激行为及因此产生的恶性事件。
其中一个办法就学习欧美日国家,对城市所有占用土地和房产的市民征税。按最高每年征收600—700万亩农地来计算,未来20年将要征收大约1亿亩农地为城市建设用地,其中耕地约6000万亩。
若地方政府满足钉子户的要求,就必定会有更多农户愿意做钉子户。若真的将土地征收补偿提高10倍,今后失地农民就一定会以此来坚决地维护自己利益。
当然应该进一步提高中西部中小城市农民的征地拆迁补偿,只需要在现行土地制度框架下通过微调即可解决。因为增值收益巨大,得大头的城郊农民很快就可以一夜暴富,成为地地道道的土地食利阶层。